编者按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共金华市委组织部与金华日报社、金华广电总台联合策划推出“百年百瞬,回望初心”特别报道,以一人一短文一微视频的形式,选择全市百名各领域、各年龄层党员,链接建党百年来发生在八婺大地的动人瞬间。
今天推出第一篇章“开天辟地、八婺先驱”之《钱兆鹏:向死而生的少年 唱响革命之歌》。敬请关注。
钱兆鹏:
向死而生的少年 唱响革命之歌
春风越过浅浅的窗棂,轻柔的春雨无声无息。这样的天气,总是能带起人的些许回忆。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的一个房间内,99岁的金华一中退休教师程授宝翻出珍藏着的《百年金中回忆录》。书中有一篇他写的文章,标题叫《英灵不灭 浩气长存》,记载的是钱兆鹏同志的革命事迹。
钱兆鹏(1907—1927),出生于金华县仙桥乡下钱村(今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下钱村)。讲到金华的党史,他是绕不开的一个人。作为金华地区党团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钱兆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金华革命的发展壮大和进步青年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年少到成人
无数瞬间的斗志昂扬
说起钱兆鹏,程授宝有些激动。“我写这篇文章是在1984年4月的清明,还在全校师生面前做报告。”当时,为了让大家对钱兆鹏有更多了解,程授宝接下了学校给他的任务——写一写钱兆鹏。“关于钱兆鹏的信息少之又少,我便采访了对他有些了解的同事,还跑去下钱村,找到他父亲聊了聊。前前后后,花费不少时间。”
1907年,钱兆鹏出生。自幼聪颖的他,8岁跟着当小学教师的父亲在乡村小学念书,15岁毕业于金华县第三高级小学。不仅学业成绩优异,体育运动也很突出,在运动会上多次夺得名次。
钱兆鹏生活朴素,热爱劳动,在校学习时,他很重视对身体的锻炼,曾经把锡块绑在小腿上锻炼跑步,先是每只小腿上绑半斤,以后逐渐增加,后来加到每只小腿绑一斤。
在程授宝看来,钱兆鹏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都值得后人学习。在金华一中,钱兆鹏的精神留了下来。学校的校史长廊上,钱兆鹏的照片挂于其中。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家楠介绍,每年新生入学都要学习校史,钱兆鹏的故事会被一次次讲述。
66岁的钱袁志是钱兆鹏的侄子,他听家里的长辈说起过二伯的故事。比如钱兆鹏功夫很好,两个指头触地就能翻身上墙。有一次,钱兆鹏和村里的人打赌,要是谁赛跑时能赢解开沙袋的他,他就把自家的整头牛送给这个人。结果毋庸置疑,钱兆鹏解开沙袋,跑起来脚下生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旧址
1921年8月,钱兆鹏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学习认真,生活朴素,热爱劳动,平时喜欢阅读中共刊物《新青年》杂志。后来,他参加学校“丽泽团”学生组织,并经常为“丽泽团”办的黑板报和壁报写稿件。钱兆鹏在同学中的声誉很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学联会代表。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钱兆鹏和同学千家驹以金华学生联合会的名义在西市街洪茂旅馆召集各界人士举行联席会议,商议声援上海工人运动等事宜,并决定成立金华五卅惨案后援会。18岁的他,在那瞬间,豪情满怀,斗志昂扬。
6月上旬,后援会在省立七中运动场召开有6000余有志青年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五卅惨案声援大会。大会由千家驹、钱兆鹏主持。会后,钱兆鹏带领队伍在金华城区进行游行。在钱兆鹏等人的组织发动下,省立七中全体师生开展了罢课斗争并组织了金华五卅惨案后援会宣传队,深入金华各县乡村集镇进行宣传。
在领导支援五卅运动的斗争中,钱兆鹏积累了斗争经验,得到很大锻炼,他的宣传和组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创立中共金华支部的瞬间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金华人民革命史画册》里有一张照片,4位年轻人,穿着上世纪20年代的学生装,表情平静,看起来就像是一张普通的同学合影。4位年轻人,是金华大地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金华支部的创始成员。他们分别是:千家驹、钱兆鹏、章驹、刘文铭,都是当时省立七中的学生。
中共金华支部成员章驹、千家驹、刘文铭、钱兆鹏的合影
那是1925年的秋天。几个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在省立七中师范科旧址,点燃了金华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的火苗。那一年,千家驹16岁,钱兆鹏18岁,章驹21岁,刘文铭18岁。此后,星星之火在八婺大地燎原。
18岁的钱兆鹏在照片背后写下:“此四人除千君民国十一年由七中转入师范部外,余皆十年同时进入师范学校,故可谓数年之老同学。且皆于十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故又可谓革命之同志……”
1925年五卅运动前后,省立七中与浙江一师两所学校的进步学生经常有书信往来,他们分析形势、评论政务。其中,浙江一师的优秀学生——宣中华,受上海区委指派到浙江各地建立中共党组织,他把金华当做第一站。到了之后,立即前往省立七中师范部,通过与学校先进分子的谈话,介绍千家驹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钱兆鹏、章驹、刘文铭也陆续加入。在宣中华的领导下,组成了中共金华支部,隶属于中共杭州独立支部,时任书记为千家驹。
原金华县档案局局长潘桂荣在《大革命时期金华党的主要领导人》一文中提到,1925年秋,钱兆鹏等人积极支持社会人士创办八婺女子初级中学(即现在的金华四中),以抵制奴化教育和解决女子上中学问题。
1925年下半年,钱兆鹏转入七中高中部师范科学习。1926年1月,以师范科学生为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金华七中丽泽团成立。在团内,钱兆鹏以研究学术为名,传阅《向导》《新青年》《创造》等进步书刊,宣传进步思想,大力发展先进积极分子。
1926年7月,中共金华支部改建为中共金华独立支部,隶属于中共浙江省委,钱兆鹏是第一任书记。同时,他领导建立了金华地区第一个团组织——共青团金华支部,兼任团支部书记。他还与千家驹等中共党员去武义开展党的工作,建立武义县第一个党支部,是金华地区中共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中共金华独立支部的创始人和当时金华所有的进步青年一起,用最珍贵的生命,践行着时代赋予的理想与责任:推翻腐朽落后的旧世界,建立民主统一的新中国。钱兆鹏,就是这样一位少年英雄。
团结战斗
把短暂的一生献给革命
1926年12月,北伐军东路先头部队到达金华,钱兆鹏组织各界人士举行万人欢迎大会,并致欢迎词。1927年1月下旬,北伐军和军阀孙传芳部队在兰溪、龙游、汤溪三县相邻地区激战,钱兆鹏组织了由50余位党团员组成的战地服务团,支援北伐军。
他还领导成立了金华工会、农民协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推动金华国民运动的发展。在钱兆鹏等党团员的努力下,金华赤松、芙峰两乡就有20多个村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有3000多人,纷纷开展了减租减息的斗争。他又领导工人开展罢工增薪运动,到当时金华规模最大、女工最多、受苦最深的金华美伦袜厂组织罢工,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斗争,资方被迫答应全厂工人增薪20%。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钱兆鹏遭到通缉。根据共产党的指示,他去金华农村进行隐蔽。他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党的工作和机密文件后,才离开金华城区。后因消息走漏,6月6日被捕。在狱中,他仍对革命念念不忘,鼓励前来探监的美伦袜厂女工们:“要勇敢些,要坚持继续斗争下去,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
程授宝说,钱兆鹏还曾写了一封遗书给哥哥,要哥哥好好赡养双亲。当年8月4日,钱兆鹏在金华法院监狱惨遭杀害。牺牲前,他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20岁。
在金华赤松镇仙桥村黄泥垄山背上,一座钱兆鹏烈士纪念陵园承载着人们对这位先烈的思念与牵挂。
清明前夕,金华一中师生两次前来祭扫、缅怀。金华一中原党委书记、现丽泽书院理事杜志金介绍,钱兆鹏烈士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讲好钱兆鹏烈士的故事,把金中红色基因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