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2025级
新生见面会

为助力新生顺利融入外语系大家庭,进一步了解英语与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发展前景,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了解,2025年9月15日14:30,外语系在教学楼28-120教室举行了外语系专业介绍讲座,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王明照老师、外语系负责人徐玉书老师、外语系有关负责人李慧老师、外语系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叶丽芳老师、外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金言睿老师、外语系学工办主任孔斐然老师、外语系教科办主任朱丽丽老师、外语系辅导员吴菁菁老师、外语系辅导员于若男老师、外语系学生代表黄炜晴以及外语系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系部简介

外语系是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后组建的首批系部之一,现有商务英语、英语两个专业,设有商务英语、英语语言和大学英语4个教研室和婺文化译播研究中心。
外语系目前有专任教师31名,外教1名,柔性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人,80%以上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等985、211高校,4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教授2人,副高职称4人,在读或拥有博士学位1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连续多年摘取学院青年教师大奖赛桂冠,3个教学团队获全国创新教学比赛设计奖,1个教学团队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优胜奖,1位教师获第十届全国“外教社杯”浙江省赛区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全省第二名),1位教师获首届浙江省外事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一名),8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的“婺文化译播研究中心”和“LinkerS双语志愿服务队”,受到原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等诸多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成功入选浙江省教育系统“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大学英语教研室”被认定为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
外语系采用全程校内外导师制的培养机制,突出“英语融”+AI赋能教学模式,凸显英法复语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均位列学院前茅。
二、专业介绍

本次活动由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王明照老师主持。王明照老师首先对2025级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亲切地说道,新生们的加入为外语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朝气,这里将成为大家追逐梦想、实现自我的新起点。在开场中,王明照老师强调了本次见面会对于新生们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新生们了解外语系、了解所学专业的重要契机,更是大家开启大学学习生涯的重要指引。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为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外语系有关负责人李慧老师以这句诗切入,强调翻译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并引出了外语系的核心要求——每一处译文都要精准传递原意。李慧老师清晰梳理了各种关系的合作沟通方式,让同学们明确学习与实践中的对接方向。培养模式上,重点突出“文化融入、产教融合、课证融通”三维体系。在专业课程与深造方面,李慧老师详细介绍了翻译课程、语言技能课程,助力学生构建全面知识框架,且列举了外贸、出版、教育等就业方向及国内外院校的深造路径。最后,李慧老师给出建议:一是尽早考取翻译专业资格证书,提升竞争力;二是积极参与各级翻译竞赛,以赛促学,在实战中锤炼语言应用的硬实力。

外语系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叶丽芳老师以纯英文开场,迎接同学们的崭新开始。她先清晰解读“什么是商务英语”,接着从具体相关方面解答“为什么学”,再围绕“怎么学”展开。她强调四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性,智能学习善用工具,团队学习锻炼协作,项目学习对接实战,并特别提出“learning by doing”理念,鼓励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最后,她给出建议:做好学习规划,主动探索,丰富学习形式,更要学会自信,在学习中大胆表达,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外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金言睿老师重点介绍英法复语专业特色,强调其兼顾双语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优势。此外,金言睿老师还介绍了核心语言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师资力量与学生发展情况。最后,他给出建议: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坚持自主学习,尽早考取相关语言与职业的证书,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外语系学生代表黄炜晴学姐为25级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外语系的主要情况。她提及优质师资与多元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课及第二外语法语课程,还有计算机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等应用课。同时,她鼓励新生可以试着通过加入学生会、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提升自我能力。最后,黄炜晴学姐祝愿外语系新生们都能在外语系的学习中收获知识、成长自我,度过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
三、教学情况
外语系在做好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打造专业方向的独特优势。系部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重点课程的建设,持续更新并丰富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AI技术,运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构建更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新形式。
|策划:学生会新闻媒体部
|文稿:刘静钰 娄顺娜
|摄影:胡欣怡
|编辑:吴祥婵媛
|一审:吴菁菁
|二审:孔斐然
|终审:王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