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第三期馆校合作课程暨金华市博物馆第二期馆校合作课程开班仪式在学院党员之家如期举行,参加仪式的有:金华市博物馆馆长徐卫、外语系副主任徐玉书、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王明照、外语系有关负责人李慧、博物馆修复中心副主任盛经纬、婺文化译播研究中心主任曹艳梅、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周凯及婺文化译播研究中心的老师们。
李慧老师主持本次开班仪式,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引出积累文化、修炼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传播本土文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
徐玉书老师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目标为引子,翻开历史名窑之一“婺州窑”的篇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了解婺文化中的陶瓷艺术,同时挖掘课程中所蕴藏的劳动育人元素,通过陶艺观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通过陶艺学习,培养专注精神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竞争进取的精神;通过技能操作,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行走的课堂”发挥育人效果。
金华市博物馆馆长徐卫先生表示馆校合作以“全面加强、改进美育工作”为指示,向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学习空间的场所。此次“行走的博物馆课堂”真正的让博物馆“走”进校园,合作活动也将不断改进,挖掘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发挥资源互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们得到更完善的知识上的指导和更完美的体验。
开班仪式结束后,金华市博物馆馆长徐卫先生作了题为“婺州窑概述”的第一讲。徐馆长先抛出婺州窑为何在金衢盆地出现的问题,结合文物主管部门对金华、衢州等地窑址调查和发掘,分别从金衢盆地地区的优势地理条件:瓷土资源丰富、烧制燃料充足和运输水系发达,三方面详细阐述婺州窑产生的原因。
婺州窑陶瓷的制作过程分为五大步骤:配备原料、拉坯立坯、刻花装饰、施釉上釉,装窑烧制。复杂繁琐的工序也凝结着古时候人们的智慧,也体现了陶瓷制作工艺的精细。接着,徐馆长向我们讲解到在不同的时代下,婺州窑瓷器各具特色,用处也大有不同。从纵向看,婺州窑业的发展从东汉晚期至元从未间断,甚至可以勾勒出一部完整的瓷业发展。制瓷业更是曾风靡民间,然而时过境迁,唯有金衢盆地的窑火从未熄灭。
婺州窑是历史沉淀的活见证,是活态传承的活化石,是独创技艺的活载体,是独特内涵的活文化。1000多年窑火,早已烧进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时至今日,历经几代人的钻研、发展和创新,婺州窑传承其精髓,赋予其灵性,古韵出新意,呈现出复兴之势。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教育最本质的过程是人文的过程。让我们携手做婺文化的辐射源,为传播本土文化做力所能及的贡献!